咨询电话:0314-7996614您好,欢迎来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官网!

名俗风情

Folk custom

访《木兰记》碑

发布时间: 2019-06-01 14:33:02作者:阅读次数:
         木兰围场以清代最大的皇家猎苑留名青史。今日木兰围场,盛名犹在,规模依然,最能体现猎苑遗踪、引人情思的是矗立于碧野青山间的七座御制石碑。嘉庆皇帝所立史料价值极高的《木兰记》碑就是其中的一座。
        位于围场与隆化接壤处的庙宫村,是进出木兰围场的门户,清代称为“崖口”。从地形上看,两旁山崖耸立,中间伊水奔流,两岸地形平坦,草木丰茂。虽然缺少大型野兽,却不乏狐兔山鸡,所以清帝入围后的“第一围”往往在这里进行,史称“甸猎”或“小猎”,是大规模“围猎”之前的一次预演。这从乾隆皇帝《人崖口》诗作中可以得到印证溯源九曲水,扼要两崖山。地限神仙境,天开虎豹关。锦屏围匝,琴峡泻潺湲。小猎宜新霁,诸藩喜动颜。乾隆皇帝是一位多产诗人,在其吟咏木兰围场的百余首诗中写的最多的就是“崖口”。例如写崖口地势之险:“一夫当关万夫退”,“壁立万仞一线开";写崖口风景之美:“红点绿林蜀锦织,水淙石激塞琴调”;写途经崖口心情之好:“轻舆历览好西成,崖口晨经喜快晴。九曲山川隔年景,八句风月共秋清”。这时候,乾隆皇帝已经八十多岁了,但他对崖口风光仍然百看不厌。他说:“岂不常年熟经过,一回到别一兴思”——每次路过总是生出新的感想,通起新的诗情——“我昔伊水游崖口,每过即景吟数首”。可见乾隆皇帝对伊逊崖口是极富感情的。正因为如此,他才在崖口东面临河突起的山顶上,树立了一座《入崖口有作》诗碑,将自己对崖口的喜爱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。
        不能不说是受乃父的影响,更重要的还是出于重申肇建木兰围场、敬循“秋狝大典”深远意义的需要,嘉庆皇帝于执政十二年后(1807年),在《人崖口有作》碑斜对面西山脚下,建立了这座《木兰记》碑,并写诗记载道:“崖半石幢焕御诗,平坡特命立丰碑。木兰记作千秋鉴,弧矢威开万禩基”。
        今日看来,人们往来通行的承围公路在伊逊河东岸,而《木兰记》碑却在伊逊河西岸一一这就决定了隔河相望却难于近前。我们是绕道石片村前往的,其实从庙宫村西山根过桥同样可以到达,且不绕远。
        穿过伊逊河西岸长势良好的玉米地,攀上几道嵩草从生的梯田埂,便来到了面东而立、拔地而起的石碑前。这座碑通高440厘米,由碑顶、碑额、碑身、碑座组成。四春式的碑顶作腾龙戏珠状,显得庄重华美。碑额上二龙戏珠浮雕,神形飞动,栩栩如生,烘托着正中阴刻“御制”篆字图章,方正大气,画龙点睛,明确标明了石碑至高无上的皇家身份。碑身两边对称的缠枝花纹和“须弥”式方座上的牡丹花图案,端庄富丽,立体感极强,可见当时雕刻技艺之高超。碑身背面为满文;正面为嘉庆皇帝御笔楷书汉字碑文,笔道规整法度严谨;单从书法角度看,确实不如乾隆皇帝功力深厚,但碑文内容丰富,保存基本完好,却是“金石补史”的最好体现。
        细读碑文,在这篇《木兰记》中,嘉庆皇帝叙述了木兰围场的由来一一“旧为蒙古喀尔沁、翁牛特部落游牧之处”,由于圣祖康熙皇帝“神武聿宣,德化深治,遂献斯地,开亿万年之灵囿焉”:描写了木兰围场的地理环境,生态资源——“周环千余里,北峙兴安大岭,万灵萃集,高接上穹,群山分干,众壑朝宗,物产富饶,牲兽蕃育”;渲染了众星拱月、民族团结的盛况一“内外扎萨克群拱环卫,圣恩深厚,诚心感戴。暨平定西域,都尔伯特、土尔扈特、青海、鸟梁海回部、归化向风,分班随猎……猗欤盛哉!”更为重要的是重申了举行木兰秋狝的深远意义“夫射猎为本朝家法,缓远实国家大纲”,事关“肄武绥藩”和国家的长治久安,所以需要“敬循旧典,岁诣木兰行围”。表达了“守成之主,不可忘开创之艰;承家之子,岂可失祖考之志”的清醒认识和坚定决心。
        嘉庆皇帝名颙琰,是乾隆皇帝第十五子。他在位期间以木兰秋狝名义巡幸塞外十八次,入围场狩猎十一次。那时候,木兰围场已显出衰颓之势,由于管理松弛,偷猎、盗伐严重,“以致鹿只惊逸伤损”;一次,派人连续査勘四围,没有看见一只鹿。康乾时期的木兰围场可不是这样,那时生态良好,牲兽繁集,在康、乾两帝留下的诗作中,每见“射虎”、“射熊”、“放鹿”之记载,所谓“麀鹿逾常夥,开围任赴榛”,“所放鹿只动以千百计”。两相对比,真有天壤之别!可见光“守成”是守不住的,还得与时俱进,不断创新;不创新就不能发展,不发展必然退步一这应是嘉庆皇帝留给后世的一个历史教训。
        公正地说,嘉庆皇帝对木兰围场还是有贡献的。除了建立《木兰记》碑外,还修建了东、西庙宫。其中东庙官一一敦仁镇远神祠,就在《木兰记》碑北面不远处,四周山环水绕,苍松如盖,是当年嘉庆皇帝秋狝时拈香休憩之所。此外,嘉庆皇帝也留有一首《人崖口》诗,从写实角度看,写得也不错,兹抄录于此,以供品味:

        廿里平原度小村,山如户牖岭如门
        御碑旧建瞻崇坂,神庙新成绕短垣。
        倚壁岚光秋日绚,临崖林景晓霞翻。
        伊逊曲折浮梁接,甸骑初开千骑屯。


2011年7月8日
 
 

上一篇:返回列表

下一篇:寻访《于木兰作》碑记

分享到: